沈阳交通概况   
    沈阳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省的中部,总面积为1298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85平方公里。沈阳现辖九区一市三县,全市总人口689万,其中,市区人口489万。

    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中国特大城市和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又是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科技、商贸、金融、交通的中心。具有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城市功能完备等优势。1999年与京津沪等地城市一起被世界银行列入全球最具竞争力的53个城市之中。沈阳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目标是:经过七年的努力,集中做大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和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加快构建新型工业、先进文化、模范生态、法制诚信“四位一体”城市,努力形成全国装备制造业,东北地区药品物流和金融中心,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支柱。

    沈阳是联结中国东北与中国长城以南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和铁路枢纽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机场和铁路枢纽,铁路网密度在全国堪称首位。全市公路总长度533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6公里,绕城高速公路与沈大、沈抚、沈本、沈铁、沈山线,构成“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市区道路总长度1653.7公里,面积2830.8万平方米,永久性桥梁162座,大二环城市快速干道,形成了道路功能较完备的城市道路系统。

    沈阳作为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通往关内的必经之路,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密如蛛网的航空、铁路、公路运输网络,特别是沈阳北站、桃仙国际机场、沈大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大二环”、六路三桥“等到交通基础设施的相继建成,标志着沈阳市的交通运输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铁路、公路为主导的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沈阳市、辽宁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截止2003年末,沈阳公路总里程达到533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40.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239公里,一级公路里程167公里,二级公路里程1031公里,三级公路里程3650公里,四级公路里程482公里。沈阳至北京、营口、大连、长春、哈尔滨、抚顺、本溪、丹东等一环五射的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

    辽宁省内高密度的铁路网以沈阳为中心,桃仙机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从沈阳始发的国内航线40多条同时还是中国东北地区联系东北亚各国的窗口,有飞往香港、汉城、大阪、莫斯科等地的国际和地区航线。

2003年,沈阳市完成货运总量14150万吨,货物周转量478400万吨/公里;全市完成客运总量361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24000万人/公里。

    沈阳作为全国45个主枢纽城市之一,于1992年初按照经交通部与辽宁省政府批准的《沈阳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原规划)开始实施工作。“原规划”包括一个中心两个系统:一个中心即沈阳公路主枢纽调度指挥中心、货运系统与客运系统,其中客运站四个,货运站八个。到2002年底,已经完成了一个信息调度指挥中心、八个货运站场和六个客运站共十五个主枢纽建设项目(不含辽宁快速客运站),累积总投资8.3亿元,总占地6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3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形成沈阳市公路主枢纽的基本框架。

    沈阳公路主枢纽的客运系统包括市中心区的七个客运站:客运总站、客运南站、客运西站、南塔客运站、五爱客货联运总站、浑河客货联运中心和辽宁快速客运站,为沈阳与周围城市的旅客出行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近年来,沈阳市的公路运输坚持以现代化公路网为依托,以现代化通信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手段,加速建设具有信息运输服务功能的运输主枢纽系统。进一步培育和完善运输市场,提高道路运输组织化程度,提高道路运输综合效益,使沈阳市道路运输事业得到了健康稳定的发展。

    截止2003年底,沈阳市道路客运线路176条,城市公交线路141条,线路总长2981.8公里,营运车辆3417台,客运量10803万人次,其中月票95909万人次,总收入41329万元。线路长度10.5万公里,分别比“八五”期末增加了463条,5.42万公里。沈阳市道路客运跨省市线路已通达10省和省内绝大部分城市,市郊线路已通达全市100%的乡镇和97%的行政村。截止2003年底,全市长途营运载客汽车共有3384辆,客位74262个。全市共有客运站12个,形成了以枢纽站为主结点,县乡站为次结点,依托公路客运网络的站点布局。

    截止2003年底,沈阳市共有载货汽车58322辆,吨位211332吨。沈阳市城区内有一级货运场站7个,道路货运交易市场23个,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日进场车辆1950辆,年完成交易量256万吨。

    沈阳市共有道路运输服务业户413户,道路运输服务业从业人员4643人,并建立起了以公路主枢纽集团信息中心为代表的货运交易信息系统,目前已经覆盖我国十多个城市,为全国货运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