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风情
沈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在东经122度25分9秒至123度48分24秒、北纬41度11分51秒至43度2分13秒之间。东临抚顺市和抚顺县,南与本溪市和辽阳市相辖,西与台安、黑山两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相邻。全市国土面积12980平方公里,东西宽115公里,南北长205公里。全市海拨最高点447.2米,位于法库县庙台山,海拨最低点5.3米,位于辽中县于家房镇。全市森林总面积147013公顷,草场总面积82420公顷。
沈阳位于浑河北岸,浑河称沈水,因古代以水北为阳,故称沈阳。沈阳历史悠久,远在7200年前,先民们便在这里农耕渔猎,繁衍生息,创造出新乐文化,经测定属新石器时期。
悠久的历史,辉煌的岁月,为沈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胜地景观。沈阳现存古遗址、古城址、古墓葬、古建筑、烽火台、边墙和历史纪念物、革命纪念物达4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16处、市级60处。
珍藏的历代传世文物、出土文物、革命文物数以万计。位于皇姑区黄河大街新开河北岸的新乐文化遗址,于1973年首次发掘,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占地面积17.8万平方米,其布局与半坡文化相似,经测定距今已有7200年历史,已建成新乐遗址博物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于洪区杨士乡郑家洼子村的郑家洼子遗址,于1968年发掘,在清理14座墓葬时出土了大量青铜兵器,尤以青铜短剑珍贵,经测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现建有青铜短剑墓陈列馆。位于沈河区沈阳路的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修建的皇宫,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称帝。
沈阳故宫建成于1636年,即崇德元年,乾隆时期为“东巡”驻跸及恭贮先朝遗物需要,曾增建和扩建,今日沈阳故宫建筑遗存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各式建筑90余座、300多间,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于l961年6月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市东北11公里处的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又称东陵。福陵前临浑河,后倚天柱山,峰峦耸秀,古树参天,红墙黄瓦的建筑群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显得庄严巍峨。福陵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满族建筑形式融为一体,具有异于关内各陵的独特风格,现已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市区北部的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因地处沈阳旧城之北,又称北陵。昭陵建成于1651年,即顺治八年,其建筑规模为清初关外三陵之首,占地18万平方米。昭陵建筑完整又独具特色,是汉、满民族文化交流的典范,已于1982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辽金以来,沈阳开始出现各代建筑风格的寺庙和古塔。
位于皇姑区塔湾街的无垢净光舍利塔,建于1044年(辽重熙十三年),该塔为 l3层密檐八角形砖塔,高约33米,空心,整体分为5个部分,是研究辽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位于沈河区朝阳街的长安寺,始建于明代,为三进院落,占地5200余平方米,其主要建筑拜殿和大殿仍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
位于和平区皇寺路的实胜寺,始建于清崇德元年即1636年,是沈阳市规模较大、历史较早的喇嘛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河区西顺城街的太清宫,始建于清康熙二年,为道教十方常住丛林,也是东北三省第一丛林。宫院为四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关帝殿、老君殿、吕祖楼及玉皇阁等,是道教活动和群众游览的场所。位于和平区皇寺路的太平寺,俗称锡伯族家庙。沈阳是锡伯族的主要集居地,太平寺殿前的满文石碑,详细记叙了锡伯族的早期活动及 l764年锡伯族军民西迁伊犁的壮举,是研究中国民族史极珍贵的实物资料。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沈阳曾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的活动中心。
位于沈河区大南门里的张氏帅府,留下了这段历史风云。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和少帅府,是张氏父子的官邸,始建于 l914年,三进四合院,共有房舍74间,占地1.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小青楼、大青楼。20世纪20--30年代这里曾发生过多起震惊中外的事件:张作霖在此成为“东北王”;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大帅”身负重伤,死在帅府;张学良在这里宣布“东北易帜”,维护了国家统一,并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这一建筑群,将其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沈阳曾于 l927年10月至1931年12月为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所在地、其旧址位于和平区皇寺路。这是一栋座北朝南、面阔6间、进深l间的硬山式青砖瓦房,中共满洲省委书记陈为人于1927年10月在这里组织和领导沈阳人民,同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军阀展开斗争。沈阳的文博事业比较发达,这里有全国著名的辽宁省博物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院。位于和平区十纬路26号的辽宁省博物馆,其馆址原为奉军主要将领、热河省主席汤玉麟官邸,1949年7月7日正式开馆,是国内最早开放的博物馆之一。
辽宁省博物馆藏品以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品为主,藏有书画、丝绣、版画、陶瓷、货币、古地图、考古资料等18类文物艺术品,其中有一些是著名的传世艺术品和重要的出士文物资料。沈阳故宫博物院始建于1925年、设有历史原状、宫廷历史遗物、艺术、临时特展、露天等5类陈列,丰富的馆藏每年接待数百万中外游客。沈阳的京剧、评剧、话剧、杂技、曲艺、歌舞等表演艺术有着深厚的基础,创作表演了一批艺术精品,涌现出了一批久负盛名的艺术家。至今仍有一批知名演员常年活跃在演出舞台和电视屏幕上。
近10年来,沈阳的新闻、出版、图书、电影、广播、电视、史志等事业有很大的发展,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沈阳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气质和风貌。沈阳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在弘扬主旋律的背景中空前繁荣,涌现出了一批水平较高的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报告文学作品,绘画、雕塑、书法、摄影等艺术创作已开始走出专业工作者的范围,步入寻常百姓的生活领域,沈阳人民正以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员逐渐积蓄自身的文化素养。
沈阳的园林风光也很优美,在婉蜒14.5公里长的南运河两岸修建的带状公园,融水、绿、园、路、街景为一体,形成了清水常流、绿树连片、景点相连、繁花似锦的绿色长廊,是观赏休息的理想场所。
位于市区北部的新开河经过综合整治,已实现灌溉排涝兼顾,河道清水长流,两岸绿树成荫,沿线景点相连的目标。是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绿色文化长廊。位于市东北部20公里的辉山风景区、占地 l16平方公里,境内山清水秀,林茂石美,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近年来开发建设的沈阳怪坡、沈阳西湖以及康平卧龙湖风景区,都是极有观赏和经济价值的新型景观。建于市北郊柳条湖的“九一八”事变残历碑和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向国人昭示匆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永恒主题,现已辟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