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景点   

呼 和 浩 特 景 点

大皇城

    大皇城(城圃圃) 拼音念kulue( 电脑汉字无法显示圃圃词汇,字型为四方外匡念 ku,八面外匡念lue ,音似库略, 属蒙古语, 指围起来的草场).

    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新旧城之间,系明代修建的古城遗址。废弃后,城墙遗存较好,人们把这座废城墙名为“城kulue”.

    这座古城是在唐代“东受降城”的基础上扩建的。辽代;为“东胜州”治所,俗称“大皇城”。金代在“大皇城”东边兴建“子城”,即为“小皇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赐名“东胜左卫”,次年扩建东胜左卫城(今城kulue)。城周长12.5公里,城墙高8米左右,是呼和浩特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城。建有东、南、西、北四门,并筑有瓮城,是一座屯军大城。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内迁山西,城遂空废。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午后),俺达汗义子卡台吉,名脱脱(也有写成妥妥),率众长期驻牧于此,这座址城即称为“脱脱城” (今城kulue)。城kulue一名流传至今。

五塔寺

正面

背面

    (金刚座舍宝)位于呼市旧城东南部。始建于清雍政五年(公元1727年),是一个在金刚座上建有5个玲珑舍利小塔的建筑,人们通称为五塔。 在我国,也仅有北京真觉寺的五塔与他相似,但就雕刻水平而言,北京的五塔远远比不上呼和浩特的五塔。

  五塔,不仅是建筑物,而且还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整个塔体,从上之下,布满了雕刻,有佛教的经文、咒语、法器、珍品、异兽等。最多的还是佛像,共有1500多尊。 塔后的墙壁上还有三幅石刻图,东边的尤为突出,叫“天文图”,刻有1500多颗星。组成270个星座,还有太阳运行的轨道和农历24个节气等。这幅图是我国唯一用蒙古文记载的天文图,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大召寺

大召寺的银佛

    位于呼和浩特旧城南部。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由于召中供奉银制释迦牟尼像,所以当时也称银佛寺。呼和浩特的召庙数不胜数。其中著名的有大召、小召、席力图召、五塔寺召、乌素图召、巧尔其召等。  

    大召有三绝:银佛、龙雕、壁画

白 塔(万部华言经塔)

    所在地方,是辽金元三代的丰州城址,由于多年的人为损坏和自然侵蚀,现在仅存粗状的塔身,其残高为43米。释迦如来舍利塔所在地方,是辽代庆州城的西北部,建于1049年。该塔创建至今已有930余年,但仍基本保存完整。在阳光照射下金光灿烂,与白垩土粉饰的塔身相辉映,更显得瑰丽多彩,令游人神怡。为保护好这一古建筑,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市有关单位,邀请了考古、历史、建筑专家,对呼市东郊白塔进行了考证,确定了修缮方案。自1985年--1987年用三年时间分三期工程进行彻底修缮。今天,宏伟的辽代白塔 ,正以它古老而崭新的面貌,重现在国内外游客面前。

清真大寺

    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通道南街东侧。它是呼和浩特市原有八座清真寺中,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故此得名清真大寺。清真寺是穆斯林(回教)礼拜寺院,即回族人民举行宗教仪式的民族寺宇。

    清真大寺,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据《清真寺南北讲堂碑记》记载: “自大清定鼎以来,建立多年。”初建时较为简陋。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曾重修。1923年回族群众又募捐再度重修后, 便成为现在的规模。全寺占地面积约四千平方米。重修时大殿增高1.7米,扩大了七间,南北讲堂展后5米,增高66厘米。寺的总面积扩大了数十平方米。

    清真大寺座东向西,中间为朱红色正门。门上楣有“清真寺”匾额及“国泰”、 “民安”四个字。 寺门前原有影壁,高丈余,现已拆除。大殿的外墙后壁正对正门。正门南北两侧各有旁门,两边是兰色的墙面。大门内正面是庄严肃穆的圣殿,除圣殿外还有讲堂、穆斯林浴室、望月楼、教长办公室、乡老会议室、海里翻学经堂等建筑。入寺门后,大殿南北两侧有甬道通往寺院内。大殿南侧有碑亭一座,存碑六面,其中以“清重刻洪武御制回辉教百字号碑”和“重修绥远清真大寺碑”有较大研究价值。

    大殿是寺院内主体建筑,造型别致,殿门朝东,是三开拱形门。上楣刻有精细的阿拉伯文,意译为“安拉是天地间的光辉”。大殿前有“月台”,登上月台可进入大殿。殿内壁上图有经文。殿顶由十二根红漆大柱立撑,支柱上刻着《古兰经》,寺内也藏有《古兰经》三十卷,是研究伊斯兰教的重要文献。大殿内可容五百多人聚礼。大殿房顶上有五座六角顶楼。殿前寺院两侧建有南北讲堂。大殿正东有过厅,厅内壁上绘有麦加的大清真寺和“天房图”。经过厅可通往后院。院内正北有沐浴室。穆斯林沐浴净身后方可入殿礼拜。

    最引人注日的一幢伟丽建筑物便是这座大寺东南侧的望月楼。它拔地凌空,秀出云表。登楼远眺,可以把城郊山川物景一一收入眼底。它孤标耸峭,正以亭亭特立见奇。它建于1933年,楼高33米,平面六角形,六角攒尖顶.每逢“斋月”穆民在楼上望月。望见初月后封斋或开斋,故名望月楼。楼分两层,形如竹节,成六棱体,楼的西面用汉文和阿拉伯文书有“望月楼”三个人字。第一层是外露望台;第二层顶部建有一座六角凉亭,凉亭绮丽雅致。楼顶端的铁柱上装有月牙灯。楼内有七十八级螺旋木梯道盘旋环绕而上。进入凉亭,凭栏远眺,整个青城尽收眼底。它与城内的蒙汉藏各式建筑,荟萃在一起,衬托出呼和浩特这座多民族城市的庄严、绮丽, 更有力说明呼和浩特是明末清初以来,蒙、汉、藏、回、满等各兄弟民族人民共同劳动和精心结构出来的一座城市,它本身就象征着国内各族人民兄弟般的团结。

    清真大寺是呼和浩特市一座比较优美完整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构图和独特风格,值得继承和借鉴。1979年人民政府拨款整修,使清真大寺面貌一新,不失当年风貌。

席力图召

席力图是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

    席力图召汉名“延寿寺”,为康熙所赐。该召座落在呼和浩特旧城玉泉区石头巷北端,座北向南。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九年(公元1582年),土默特蒙古部阿勒坦汗死后,其子僧格都楞继承了汗位。他执政后,效仿他父亲的作法,决定邀请三世达赖索南坚措到内蒙古右翼各部传播宗教。三世达赖接受了他的邀请。为了迎接索南坚措三世达赖的到来,僧格都楞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5年)为他建立了这座小喇嘛庙——席力图召。后在清康熙、雍正、咸丰和光绪年间,经不断扩建和修缮,成为呼和浩特地区规模.

    最大的喇嘛教寺院,并掌握着这个地区的黄教大权。召庙建筑宏敞,风格独具.虽经四百年风雨和动乱,仍保留较完整。三世达赖来到呼和浩特传教期间,西藏方面派高僧希迪图噶卜楚专程来看望他。1588年,达赖三世圆寂,死前他留下遗嘱,命令希迪图噶卜楚替他坐床传教,并指示在办完舍利(遗体)事宜后,到东方寻找他的呼毕勒罕(转世)。希迪图噶卜楚遵从他的旨令,在席力图召坐床,并负责蒙古右翼地区的佛教事务。公元1589年,希迪图噶卜楚同右翼蒙古封建主商量,选取阿勒坦汗之孙嘉云登坚措做了四世达赖,希迪图噶卜楚亲自给四世达赖讲授佛教经典,一直把四赖教养成人。于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由希迪图噶卜楚护送四世达赖到西藏举行坐床典礼。传说在典礼仪式上,希迪图噶卜楚曾坐在达赖喇嘛的法座上,法座的藏语名称席力图,他被称为席力图呼图克图。返回呼和浩特以后,希迪图噶卜楚便将他主持的寺庙改名为席力图召。这位希迪图噶卜楚就是席力图一世。为了报答希迪图噶卜楚的执教之恩,四世达鞍曾授于他“乌汝勒克、班弟达固巧尔气”的称号。也有资料认为,席力图召的名字就是来自他的这个封号(即有权坐床之意)。席力图一世活佛希迪图噶卜楚熟悉蒙、藏、汉三种文字,精通佛教典籍,曾将藏文《般若经》译成蒙古文。

    现今所见的席力图召内建筑群,是采用中原传统的布局,即从山门到大殿形成一条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侧殿、仓房、碑亭、钟鼓楼。寺内建筑凡五进,山门前还建有木牌楼。由经堂佛殿组成的大殿,为寺内主要建筑,佛殿已在解放前遭火灾焚毁。经堂大致保持原状,为九间的木结构建筑,歇山式屋顶,顶盖绿色琉璃瓦。脊上有鎏金钢宝刹,相轮,飞龙和瑞鹿等装饰,四墙采用藏式结构,筑成带有小窗的厚墙。墙面用蓝色琉璃砖镶嵌,井夹以黄色琉璃砖,以组成各种图案花纹,绚丽夺目,富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这是我区现存的 最为瑰丽的古典艺术建筑物。

    寺内大殿东侧,鼓楼、广场东面的汉白玉石塔,是内蒙古地区覆钵式喇嘛塔中最完整的一座,它全用白石雕刻垒砌而成,通高约15米,石塔基座用石条砌成方坛,四面有阶梯可登。方坛上面为方形束腰座,束腰部分刻出火焰、金刚杵、狮等图案花纹,四角立圆柱,上呈阶梯状座身,分五级逐步内收,最下一级刻图案花纹,以上各级刻梵文六字真言。覆钵为宽肩型,周围饰以缨络,南面正中砌出火焰形佛龛。覆钵上面的塔刹,用石刻出十三相轮,再覆以铜制星月和宝盖。白色石料的塔身上,纹饰都用五彩,色调对比鲜明,显得格外光彩夺目,不愧为我国北方建筑艺术的宝贵实物和清代覆钵式塔的代表作。

    塔的东北角原有乃春庙,规模较大,可惜在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失火焚毁。席力图召有四个附属寺院:广寿寺(在东乌素图村老园子西),永安寺(又称哈达召,在大青山后达茂旗)、普会寺(在达茂旗锡拉木伦,即召河)、延禧寺(又称巧尔齐召,在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十家街),均建于康熙年间。康熙三十五年(1969年),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抵抗沙俄侵略,西征凯旋回军
路经呼和浩特,康熙皇帝驻跸此召。当时的席力图四世为康席帝举行名为“皇图永固,圣寿无疆”诵经法会,康熙御赐《唐古特经》一部,《药王经》一部,还有珊瑚数珠,红珠宝石。又因席力图召的大殿正在此时新建落成,于是赐寺名为延寿寺,并在寺内立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征噶尔丹记功碑,立于召内殿前,兼以表扬席力图四世对清廷的功绩。

    在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午),因席力图五世与清廷保持密切联系,被授封为掌印札萨克达喇嘛,总理“归化城”喇嘛教务。当时的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实权很大,可以直接上奏清朝皇帝。席力图活佛既累代掌印,召中权力更为集中。由于财力也比较雄厚,在清代后期,仍有增修。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还曾经重修殿基,增高数尺。十分可惜的是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席力图召发生火灾,将庙仓及葛根住所几乎全部烧毁,召遂大破。后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加以重修后,较以前更加壮丽,便是今天席力图召的外观。

    席力图召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几次进行修葺彩画,已成为重要名胜古迹之一。

玉泉井

    玉泉井是驰名内蒙古自治区内外的名胜,起初叫“御泉”,后演变为玉泉。它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大召前街北口。

    据《归绥县志》记载: “清圣祖驻跸过此,马踏地,引泉出”。这是一种传说。据史料记载,清朝时,厄鲁特部噶尔丹勾结沙俄,阴谋分裂祖国,发动叛乱。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公元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亲自率领大军,出兵三路, 西征讨伐噶尔丹,大战大捷奏凯回师,来到归化城时,正当天气炎热,人马饥渴,思求饮水,正在焦急之时,皇帝的御马奋鬣腾空四蹄刨坑,涌出泉水。人们用大石块围砌成井,上面有九个口,其中一个在南端的祠庙里,于是称之谓“御泉井”。因
井水饮之甘甜清冽,人们又谓此井为“玉泉井”。

    由于玉泉井水四季常流,品尝其味,清冽甘甜、水质良好,远近闻名,因此在大召天王殿前檐,有一横匾草书“九边第一泉”。相传是清通译业三大号之一的大盛魁帐房先生王用贞用棍子裹上棉花,饱蘸浓墨书写而成, 笔势飞动有力。该匾称赞玉泉井水在明朝时期长城沿线的辽东、宣府、大同、延绥(榆林)、宁厦、甘肃、蓟州、太原、固原等九个边防重镇(称九边)的众多井泉中,首屈一指。当时来井泉汲水者,从早到晚不断,各式各样的水桶排成长龙。有不少人家安放两口水缸,一口盛放玉泉井水专门饮用,一口盛放其他井水,作为洗涮之用。不论谁家来客,首先敬上玉泉水泡的茶。妇女生孩子坐月子常用玉泉水热粥煮面。朋友聚餐饮酒过量,也要用玉泉井水泡红茶解洒。解放后,国家勘探队分析研究认为,这个井的水质在呼和浩特地区确实是第一流的。

    由于玉泉井水甘美爽口,随之兴建了茶馆,茶摊,饭铺酒肆、剧场、商号。街道两旁建筑古色古香,来往行人过客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给大召一带带来了一派繁荣景象。可惜,后来因地震,地层塌陷,将玉泉井地下水源堵 塞,井水枯竭。1982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三十五周年之际,自治区政府决定重新修复玉泉井,在井的北面墙壁上绘制了巨幅“御马刨泉”彩色壁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吸引了远近游客。玉泉井旁边以前还有玉泉祠庙,庙前有一根青石柱,刻有“源泉常混混”。过去的归化城,曾有“石头旗杆木头庙”中的新奇景致。“石头旗杆”就是指玉泉井南边这青石柱,大召等木结构建筑的庙宇就是“木头庙”。让人听了觉得新颖、别致,很有风趣。

    今天的青城人民怀着对玉泉井的留恋之情,把这一带建设得更加美丽。一条柏油马路直通玉泉井,街道两旁仍保留古式房屋,建筑形式别具一格。路两侧是商店。更引人注目的是,在玉泉井东西两侧的玉泉酒楼和玉泉茶馆,相对营业。客人们络绎不绝,时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目前旧城区正在大力改造,许多旧建筑(古老的平方)已经拆除。重点文物也已经保护起来了。

云中城

    据《史记》等典籍记载,战国中期,赵武灵王于其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不久赵武灵王在“云中郡”开始兴建“云中城”,作为“云中郡”驻地。城址在今托克托县(归呼和浩特所管辖)古城乡古城村。城垣周长8公里,现存有南城墙、西城墙及部分东城墙。土城墙残高8米,底宽23米,人工分层夯成。在城内西北方向,有一大土丘,当地群众称为“钟楼”,瓦砾遍地,俯首即拾。

    秦汉时仍为“云中郡”的“云中县”。王莽更名“远服县”。北魏称“云中”、隋大业初年称“云中宫”,唐高宗将“云中”改名“云中都护府”,后又荒废。这是呼和浩特地区最古老的一座古城址。它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特别是北方历史和呼和浩特历史有重要价值。

将军府

    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原鼓楼附近路北。将军府是绥远省将军驻绥远城的衙署,后改名“将军府”。

    府院于1737年(清乾隆二年)开工兴建,至1739年(乾隆四年)建成。正南端(现马路南)为大照壁,东西为辕门,正门前左右蹲立一双石狮,进门后有大堂、二堂,为绥远将军的衙署,三堂和四堂为将军的内寝,第五进院为“后堂”,两侧为花园。府院各种用房130间,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该府从1737年到1912年名为绥远将军衙署,在175年中,有75位将军授任。1912年到1913年北洋军阀政府时改为“将军府”,1914年到1923年改名绥远都统公署,1921年到1937年为绥远省政府,1937年到1945年为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45年到1949年复名绥远省政府。解放后到1983年,分别由绥远省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这里办公。

    绥远将军的前名是“建威将军”。号令八千少一名八旗官兵,为清朝正一品封疆大臣,是绥远地区的最高军政指挥官员。绥远城的特点是:四门不正,鼓楼不中,而将军衙门居城的中心,表现出绥远将军高傲的地位和专横的权力,这些都为研究清廷对西北地区和在绥远的统治提供了史实。

    近年来人民政府拨款修复了南面大照壁,供游人观赏。目前里面经常有文物展出。

大窑文化遗址

    在呼和浩特市郊区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坡上,位于呼浩特市东北33公里处。这里海拔1,420米,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座考古学家和文物工作队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制造场。据说距今已有五、六十万年之久,即相当于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的时代。

    大窑文化遗址发现于1973年10月,当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石核、石片,石斧等387件, 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许多外国考古工作者也都相继来呼考察。经1976年到1984年进一步的发掘和科学研究,经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裴文中和吕遵谔先生鉴定,肯定为旧石界时代早期的遗迹,是一石器制造场。几位教授研究证明,这一遗址是国外罕见的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大窑村南山坡是横亘在内蒙古西部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面的支脉,山下有溪涧流水,适宜于远古人类的居住。山上盛产燧石(通称做打火石),远古的居民就用它来打制各种石器。他们就地打制石器,使用过的石核和敲砸器等工具至今仍然随地可见,打击剥落下来的石片和石屑,以及未打制成功的半成品更是堆积如山,偶尔还可从地下堆积层中找到已经使用过的石器。人们估计,远古人类的居地,应在附近的大青山麓,只是由于年代太久,地表变化太大,再也无法查找了。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我国北方旧石器时代石器文化的分布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同时也为研究我国文化发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论证资料。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人类发源于黄河流域,而北京周口店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由于大窑文化的发现,证明了北方阴山之南也已有原始人活动,他们与北京周口店人共存。大窑文化遗址,在世界上目前也是独此一处,它的面积之大,出土文物之多,场面之宏观是少见的。这一发现,对研究呼和浩特地区及祖国北疆古老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研究民族起源都提供了新的史料和充分的证据。一九七九年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大窑文化”。

    此外,“大窑八景,”也会使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开眼界,获益非浅。

    首先观赏第一景“无字天书”。它位于兔儿山四道沟人工发掘的百米长廊中,高15米。它是一个完整的地层剖面,土质层次分明,虽然无字,但鲜明记载着大窑文化的历史年代,即记载着人类旧石器时代初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万年前到五十万年前的漫长岁月和地球所经历的千万年沧海桑田的变化,是一部令人难以读尽的“历史巨著”。它举世无双,一位日本朋友来此参观后也感叹不已。他说:“在日本也有一部无字天书,只不过是记载二十万年前的。”

    第二景是“磨光巨石”。此景位于天书东北不远处。两块巨石突兀,似有关联,相互照应,质地坚硬,表面十分光洁,专家教授们分析,该石是燕山运动时期,从山上往下滑时受到强烈磨擦所致。这一景也可叫“飞来石”。它的存在证明我国蒙古族地质学家李四光的一系列地壳变化运动的理论是正确的。

    第三景叫“凤凰展翅”,它与兔儿山的兔头毗连,形似凤凰双展翅,飘然欲举,望之心驰神飞,欲静欲动,遐想不已。

    第四景为“双龙戏珠”。位于兔儿山南坡八道沟之西侧。两条龙的身子,就是曲屈蜿蜒的山脊,龙头昂首向东崛起,龙口大张,二龙各含园形巨石一块,似双龙戏二珠,形象逼真。当你站在龙口或登上龙头之顶,只见龙眼之中常有无根之水,堪称奇观,使游人大为迷惑不解,大开眼界。

    第五景为“莲花并蒂”。位于双龙戏二珠西北百余米处的山间小涧之中。莲花并蒂也是一块巨石,东西有一罅隙,一分为二,一人可从中间穿过。当你站在罅间,举首仰望,蓝天形如一条监色飘带,这块巨石“造型”好似一朵盛开的并蒂莲花,因而文物工作者命名为“莲花并蒂”。据当地传说,这块巨石是清圣祖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凯旋回军路过归化城(现今呼和浩特市),到此打猎,试剑时一剑劈为两
半,因此得名“试剑石”。也有的人说,石下有二层,好象是一个塔被埋了一半,故名“塔儿石”。有的游客也称之为“鸳鸯石”。

    第六景为“百米古洞”。其东口在并蒂莲花附近。东西布向,古洞曲屈婉蜒,幽深莫测。古洞现虽有淤塞,但洞口尚存,西口被一巨石堵塞,游人不得从中而过。此洞的形成据传是在清代人们为取燧石(通称打火石)而人工开掘成的,似为一“窑”,因很大而得村名为“大窑村”。

    第七景为“登临远眺”,当你从古洞继续西行,便是兔儿山的兔背了。从这里登临高点,极目远眺,则青山如嶂,河水蜿蜒,层层梯田,黄绿相间。

    第八景算是“遗迹斑斑”了。在无字天书下有猿人烧火的灰烬遗迹,古人吃过的肿骨鹿和普氏羚羊残骨化石,人工打成的大量的石器和半成品石器,其中以龟背形刮削器最富有特色,反映了一定的地方性。还有石渣等等遗迹到处可见。考古工作者仔细编号立案,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已编到五十号,晚期的已编到三百多号了。